数字农科院2.0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文成;何萍;周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新型肥料;养分增效技术;产业短板;发展战略

期刊名称: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2020版) ; ; CSCD(2023-2024年度) ; ; 科技核心(2023版) ; ; 农林核心(2020版)

摘要: 肥料产业服务于农业生产,尿素、磷铵、氯化钾和复合肥等传统化肥产品的大量投入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绿色可持续型转变,发展新型高效肥料产业,提升肥料产品对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协同保障作用,是现阶段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关键举措。新型肥料类型主要有缓/控释肥料、增值肥料、水溶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相比于常规施肥,施用新型肥料普遍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增产率范围为4.6%~17.5%,氮肥利用率提高16.8%~52.3%,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可降低7.2%~50.7%,N_(2)O排放降低8.1%~40.8%,氮淋溶损失降低16.5%~43.8%,氮径流损失降低22.1%~45.4%。经过几十年的跟踪和创新,我国新型肥料形成了产业化,新型肥料总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新型肥料产业起步晚,几乎所有类型的新型肥料生产均存在原创核心技术缺乏,产品特性与农业需求匹配性不高,施肥技术和装备发展滞后,以及监管体系薄弱等问题。为推动新阶段新型肥料产业结构绿色高效转型升级,未来我国的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战略核心包括以下4个方面:1)以农业需求为导向,提升肥料产品与生产需求的匹配度;2)肥料增效技术由注重养分供给向土壤环境、作物吸收和有效供给综合调控发展,肥料增效材料向高效、环保和价廉方向发展,肥料产品向营养、土壤改良和抗逆等多功能发展;3)注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能耗,通过大型肥料生产设备的优化和改造,力争实现新型肥料由二次加工到一次生产的突破,实现新型肥料生产的绿色低碳转型;4)建立健全肥料生产、销售和使用全链条监管体系,保障新型肥料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我国新型肥料发展战略研究. 赵秉强,张福锁,廖宗文,许秀成,徐秋明,张夫道,姜瑞波. 2004

[2]新型肥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战略. 赵秉强,张福锁,廖宗文,许秀成,徐秋明,张夫道,姜瑞波. 2004

[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探析-从新型肥料生产环节视角. 连煜阳,刘静,金书秦. 2019

[4]我国新型肥料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之五提高科技含量是复混肥产业发展之路. 赵秉强,杨相东,李燕婷. 2012

[5]我国新型肥料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秉强,杨相东,李燕婷,林治安,袁亮. 2012

[6]我国新型肥料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之三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有待建立. 赵秉强,杨相东,李燕婷. 2012

[7]介绍一种新型肥料——生物有机精肥. 田勇. 2007

[8]化肥有机替代找回另一半农业. 徐明岗. 2016

[9]水溶肥与叶面肥产业应走节本增效之路. 赵秉强,林治安,袁亮. 2012

[10]我国新型肥料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之四商品化有机肥产业应形成网络化发展态势. 赵秉强,林治安,袁亮. 2012

[11]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缓释肥料技术体系;推动缓释肥料产业健康发展. 赵秉强,许秀成. 2010

[12]搭建产业化技术平台推动传统有机肥产品升级. 赵秉强,廖宗文. 2005

[1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60年. 白由路. 2017

[14]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Ⅰ.有机物料与尿素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伟,赵秉强,林治安,袁亮,李燕婷. 2012

[15]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Ⅱ.有机物料与磷肥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伟,赵秉强,林治安,袁亮,李燕婷. 2012

[16]田间肥效检验新型肥料效果. 林葆,李家康. 2012

[17]我国新型肥料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之一生产适合大田作物施用的缓释肥料. 赵秉强,杨相东,李燕婷. 2012

[18]新型肥料迎来发展的春天. 杨正平. 2012

[19]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缓释肥料技术体系,推动缓释肥料产业健康发展. 赵秉强,许秀成. 2010

[20]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 Ⅱ.有机物料与磷肥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伟,赵秉强,林治安,袁亮,李燕婷.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