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利用双向导入系定位再生稻外观品质的QTL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慧;高若愚;李志新;徐俊英;杨隆维;田雨;邱先进;徐建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向导入系;再生稻;外观品质;数量性状位点

期刊名称: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3 年 37 卷 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2020版) ; ; CSCD(2023-2024年度) ; ; 科技核心(2023版) ; ; 农林核心(2020版)

摘要: 再生稻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为解析再生稻外观品质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籼稻明恢63和粳稻02428构建的双向导入系为材料,连续两年在湖北荆州考察了双向导入系头季和再生季的外观品质。结果表明,明恢63头季和再生季的外观品质均显著优于02428,双向导入系的所有性状均表现为连续分布。同一性状在头季和再生季间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同一季节内不同性状间也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粒宽对外观品质的影响最大。结合双向导入系已有的4 568个Bin的高密度基因型数据,共定位到57个影响再生稻外观品质的数量性状点位(QTL),位于全部12条染色体上。其中25个QTL在两年间稳定表达,17个QTL在两个遗传背景下被重复鉴定到。此外,第3号染色体16.28~17.33 Mb、第5号染色体3.35~4.28 Mb、第7号染色体24.68~25.46 Mb和第11号染色体6.19~6.97 Mb这4个区间同时影响4个以上性状,来自明恢63的等位基因在这4个区间均可提高外观品质。最后,利用分离群体验证了第11号染色体6.19~6.97 Mb具有真实性。本研究结果为分子育种改良再生稻的外观品质提供了遗传基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利用双向导入系解析再生稻蒸煮食味品质的遗传基础. 胡慧,高若愚,何丽萍,田雨,李志新,徐俊英,杨隆维,邱先进,刘章勇,徐建龙. 2022

[2]硒肥施用方式对再生稻产量和外观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 周建利,罗巧,黄芬肖,曹坤坤,李俊丽,陈周莹,朱建强,王文希. 2022

[3]利用双向导入系和重组自交系解析水稻加工品质的遗传基础. 周海平,周慧,马国华,王成豹,张永鑫,徐秀如,邱先进,徐建龙. 2022

[4]利用双向导入系解析水稻抽穗期和株高QTL及其与环境互作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 王韵,程立锐,孙勇,周政,朱苓华,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2009

[5]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熊洪,徐富贤,郭晓艺,张林,刘茂,周兴兵. 2013

[6]杂交中稻对洪涝的响应时机及洪水再生稻的高产调控技术研究. 熊洪,蒋鹏,张林,朱永川,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2015

[7]闽中地区再生稻田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特征. 吴玮,王俊,廖燕俸,陈峰,胡进锋,张建萍,陆永良,王长方. 2016

[8]Ⅱ优航1号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 蔡行明,颜曰红,朱德峰,张玉屏. 2005

[9]我国水稻种植方式发展与转型(英文). 张玉屏,朱德峰,熊洪,陈惠哲,向镜,林贤青. 2012

[10]Ⅱ优航2旽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世勇,李春生,叶元林,张小惠. 2006

[11]Ⅱ优航2号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世勇,李春生,叶元林,张小惠. 2006

[12]中国再生稻田土壤培肥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李成芳,胡红青,曹凑贵,黄见良,周勇,朱建强,秦鱼生,杭晓宁,尧水红,张卫建. 2017

[13]我国水稻种植方式发展与转型(英文). 张玉屏,朱德峰,熊洪,陈惠哲,向镜,林贤青. 2012

[14]再生稻头季机收对再生季产量损失成因及减损技术研究. 林席跃,伍先群,雷正平,邵彩虹,黄素华,陈丽芬,张健. 2021

[15]江南双季稻区再生稻秸秆全量还田机械化种植模式. 张俊,邓达孙,刘建军,周文喜,黄欠如,张卫建. 2021

[16]播种期对轻简栽培方式再生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柳开楼,秦江涛,张斌. 2012

[17]镉胁迫对湘两优900及其再生稻稻米镉和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时鹏涛,罗义灿,秦玉燕,李鸿,梁宏合,林鹰,蓝唯,杜国冬,王硕. 2024

[18]水稻籼更杂种一代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性状研究. 董彦君,张云康. 1997

[19]中国食用优质米品质的分析研究. 罗玉坤,施一平,闵捷,吴戍君. 1991

[20]不同环境条件下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林建荣,石春海,吴明国.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