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马铃薯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志良;和志豪;茹晓雅;蒋腾聪;何英彬;冯浩;于强;何建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模式;物种分布模型;气候适宜性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56 卷 18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2020版) ; ; CSCD(2023-2024年度) ; ; 科技核心(2023版) ; ; 农林核心(2020版)

摘要: 【目的】马铃薯作为中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适宜性评价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气候数据,构建集成物种分布模型预测中国未来时期马铃薯气候适宜区,为优化中国马铃薯种植提供重要科学参考。【方法】利用6种全球气候模式(global climate models,GCMs)未来气候数据驱动5种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SDMs),集成模拟预测未来4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ssp126、ssp245、ssp370、ssp585)下,中国历史上(1970—2000年)和4个未来时期(2021—2040、2041—2060、2061—2080、2081—2100年)的马铃薯气候适宜区时空分布特征。【结果】(1)最湿月份的降水量、最暖月份的最高温度,以及最冷季度的平均温度是影响中国马铃薯气候适宜度的主要气象因子,对模拟结果的贡献率分别为54.7%、21.4%和18.1%。(2)4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对于各适宜等级区域的预测结果变化基本一致,都呈现适宜区、低适宜区面积变大而高适宜区面积变小的趋势,仅在海南、西藏、新疆等地局部存在种植气候不适宜区。马铃薯适宜种植区(适宜区和高适宜区)的面积在各种情况下均超过50%。(3)在未来各时期马铃薯种植低适宜区和适宜区面积将大幅增加,而高适宜区面积则呈下降趋势,各适宜等级区域面积总体依旧保持:适宜区>低适宜区>高适宜区。(4)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等级的提高,中国马铃薯高适宜区将大幅减小。从空间分布上看,中国马铃薯种植高适宜区主要以东北地区、甘肃地区、新疆西部,以及西南部分区域为主;从时间顺序上看,陕西北部、长江中下游区域、内蒙古中西部等区域受未来气候变化影响较大,马铃薯气候适宜度减小趋势明显。【结论】利用构建的集成物种分布模型预测了未来时期中国马铃薯气候适宜区时空分布特征。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建议东北、甘肃、西南等地区可以作为未来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域,新疆等地区可以作为主要发展区域,其他地区应按照当地情况优先发展其他粮食和经济作物。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中国黄芪地理分布和未来适生区预测. 彭露茜,郭彦龙. 2017

[2]气候变化对冀西北青贮玉米种植布局影响的预测. 许瀚林,刘瑶,袁晓峰,潘婕,瓮巧云,吕爱枝,刘颖慧. 2020

[3]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研究-基于甘肃省362个微观调查数据. 黄泽颖,逄学思,周晓雨,孙君茂. 2019

[4]未来气候变化对宁夏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孙芳,林而达,李剑萍,熊伟. 2007

[5]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孙芳,林而达,武艳娟. 2008

[6]基于GIS的湖北省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闵程程,马海龙,王新生,王丽玲. 2010

[7]多模式集合对中国气温的模拟效果及未来30年中国气温变化预估. 刘珂,许吟隆,陶生才,潘婕,杨红龙. 2011

[8]全球气候模式对宁夏区域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模拟分析. 杨侃,许吟隆,陈晓光,陈楠. 2007

[9]十二五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政手段评估. 赵小凡,李惠民,马欣. 2020

[10]蒙古高原雪深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毕哲睿,萨楚拉,王牧兰,包玉龙,孟凡浩,刘桂香. 2020

[11]青藏高原高寒区青稞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弓开元,何亮,邬定荣,吕昌河,李俊,周文彬,杜军,于强. 2020

[12]IPCC特别报告SRCCL关于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新认知与启示. 许吟隆,赵运成,翟盘茂. 2020

[13]黄土高原草地和农田系统碳动态对降雨、温度和CO_2浓度变化响应的模拟. 郭丁,郭文斐,赵建,特木其勒图,李旭东,傅华,骆亦其. 2018

[14]气候变化对茶园土壤质量和茶树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李强,韩文炎,李鑫,颜鹏,张丽平,张兰,付建玉. 2020

[15]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对《巴黎协定》后适应谈判的影响. 刘硕,张宇丞,李玉娥,马欣. 2018

[16]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夏玉米适宜播期分析. 张镇涛,杨晓光,高继卿,王晓煜,白帆,孙爽,刘志娟,明博,谢瑞芝,王克如,李少昆. 2018

[17]气候变化对农药应用风险的影响. 吴秀明,董丰收,吴小虎,刘新刚,徐军,郑永权. 2019

[18]近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东北品种大豆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王春雨,谢志煌,李彦生,金剑,王光华,房蕊,范国权,刘晓冰. 2019

[19]1982-2015年内蒙古雪深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毕哲睿,萨楚拉,刘桂香. 2019

[20]北方草原区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 萨茹拉,丁勇,侯向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