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旋耕配合秸秆颗粒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建新;宋文静;丛萍;李玉义;逄焕成;郑学博;王毅;王婧;况帅;徐艳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颗粒;土壤耕作;土壤物理性质;团聚体稳定性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1 年 54.0 卷 13.0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2020版) ; CSCD(2020-2021年度) ; 农林核心(2020版) ; 科技核心(2020版)

摘要: 【目的】针对黄淮烟区植烟田由于化肥投入较高、耕作频繁造成的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水稳性团聚体数量下降等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问题,探讨通过秸秆颗粒还田与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年田间定位试验,以旋耕+不施秸秆颗粒(RG0)为对照,设置3种秸秆颗粒用量(G1:2 250 kg·hm-2、G2:4 500 kg·hm-2、G3:6 750 kg·hm-2)与2种耕作方式(旋耕:R、深翻:T)的交互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1)与RG0相比,3年间RG处理易显著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幅6.7%—16.5%,而TG处理易显著降低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幅3.0%—9.8%,秸秆颗粒高量还田降低比率最高。(2)RG处理提升0—20 cm土层田间持水量的效果显著,其中RG3较RG0提升14.9%(2017年);增加秸秆颗粒用量提升20—40 cm土层田间持水量显著,其中RG3较RG0提升18.0%(2018年)。(3)RG3与TG3处理显著提高0—20 cm与20—4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最高达17.9%与14.6%(2017年),但仅RG2与RG3处理显著提高20—4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4)RG处理在还田后期对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提升作用显著;>2 mm、<0.106 mm、0.5—1 mm、0.106—0.25 mm与1—2 mm粒级团聚体是影响0—2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的主要因子(Exp>66%),而0.5—1 mm与0.106—0.25 mm粒级团聚体是影响20—4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的主要因子(Exp>48%)。【结论】秸秆颗粒用量6 750 kg·hm-2配合旋耕处理可同时降低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提升持水性能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且聚类分析也表明该处理促使土壤物理特性居于一类水平,是能有效改善当地烟田土壤物理结构的可行措施。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旋耕配合秸秆颗粒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董建新,宋文静,丛萍,李玉义,逄焕成,郑学博,王毅,王婧,况帅,徐艳丽. 2021

[2]作物格局、土壤耕作和水肥管理对农田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赵玉信,杨惠敏. 2015

[3]粉碎与颗粒秸秆高量还田对黑土亚耕层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应. 丛萍,逄焕成,王婧,刘娜,李玉义,张莉. 2020

[4]推进秸秆颗粒化安全还田 助力黑土地保护藏粮于地. 逄焕成. 2021

[5]紫云英还田对水稻产量、土壤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刘春增,刘小粉,李本银,王守刚,丰大清,刘祥臣,曹卫东. 2012

[6]无机肥配施粪肥对华北褐土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刘振东,李贵春,周颖,杨晓梅,尹昌斌,南云不二男. 2013

[7]沼液灌施对潮土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唐蛟,王威,潘飞飞,殷金忠,张喜焕,吴大付,孟笑峰,杜一鸣. 2022

[8]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固碳特征的影响. 刘小粉,杜章留,肖小平,杨光立,任图生. 2014

[9]不同人工林对奈曼沙区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吴际,杨光,韩雪莹,温雅琴,杨溢文,李文龙,刘一. 2022

[10]东北粳稻区秸秆还田下无驱动搅浆的综合效果分析. 董文军,孟英,张俊,唐傲,刘凯,张喜娟,刘猷红,来永才. 2021

[11]黄河源区高寒草地沙化进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简报)——以玛曲为例. 王辉,任继周,袁宏波. 2007

[12]深松配施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应. 丛聪,王天舒,岳龙凯,周璇,李玉明,尧水红. 2021

[13]免耕对农田土壤持水特性和有机碳储量影响的区域差异. 李婧妤,李倩,武雪萍,吴会军,宋霄君,张永清,刘晓彤,丁维婷,张孟妮,郑凤君. 2020

[14]葡萄行间早熟禾生物量分布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李振华,鲜靖苹,王可星,买哲,贺亮亮.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