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利用剩余杂合体衍生的近等基因系精细定位水稻粒长微效QTL qGL1.1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盼盼;朱玉君;郭梁;庄杰云;樊叶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近等基因系;微效作用;粒长;精细定位

期刊名称: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20 年 34 卷 2 期

页码: 125-134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前期在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521.8 kb的区间内定位到的qTGW1.1b进行精细定位.[方法]从qTGW1.1和qTGW1.2所在区间分别呈杂合的2个BC2F9单株配组衍生的F4群体中,筛选到Wn28826-RM1231区间内杂合片段呈梯系排列的3个单株,构建了3套F5:6近等基因系.2017年种植于浙江杭州,考查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利用SAS软件的GLM程序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对qTGW1.1b的效应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杂合片段更小且呈交迭排列的6个剩余杂合体,发展了6套F8:9近等基因系,2018年种植于海南陵水.对每套近等基因系中双亲基因型株系的表型差异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qTGW1.1b在2个试验中对粒长和千粒重均呈极显著差异,效应方向一致且大小稳定.密阳46等位基因能分别增加粒长0.027 mm和提高千粒重0.17 g,贡献率分别达到27.12%和19.09%.[结论]鉴于qTGW1.1b在前后试验中对粒长影响最为显著,而对粒宽作用不显著,故将qTGW1.1b重新命名为qGL1.1.通过比较各套近等基因系的分离区间的基因组位置,最终将qGL1.1定位于Wn29077和Wn29154之间约76.8 kb的区间内.

分类号: Q943.2`S511.03

  • 相关文献

[1]2个粒重QTL之间1个粒长QTL的检测和验证. 王琳琳,陈玉宇,郭梁,张宏伟,樊叶杨,庄杰云. 2014

[2]水稻第1染色体qTGW1.2区域粒重组分性状QTL的剖析. 王琳琳,陈玉宇,郭梁,张宏伟,樊叶杨,庄杰云. 2015

[3]水稻硅含量QTL qHUS6.1的精细定位. 龚俊义,吴季荣,王凯,樊叶杨,庄杰云. 2010

[4]水稻第1染色体短臂粒长和粒宽QTL的精细定位. 余守武,樊叶杨,杨长登,李西明. 2008

[5]水稻硅含量QTLqHUS6.1的精细定位. 龚俊义,吴季荣,王凯,樊叶杨,庄杰云. 2010

[6]水稻成花素基因RFT1对抽穗期的促进作用. 王世林,张振华,朱玉君,樊叶杨,庄杰云. 2020

[7]应用三套籼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分析水稻粒形QTLs. 朱玉君,应杰政,樊叶杨,黄得润,庄杰云. 2013

[8]利用BC_2F_2高代回交群体定位水稻籽粒大小和形状QTL. 陈冰嬬,石英尧,崔金腾,钱益亮,刘海燕,张力科,王辉,高用明,朱苓华,黎志康. 2008

[9]水稻早衰突变体es5的鉴定及其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王备芳,陈玉宇,张迎信,刘群恩,孙滨,向小娇,曹永润,程式华,曹立勇. 2018

[10]水稻白条纹突变体st13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定位. 孙立亭,林添资,王云龙,牛梅,胡婷婷,刘世家,王益华,万建民. 2017

[11]水稻早衰突变体LS-es1的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周纯,焦然,胡萍,林晗,胡娟,徐娜,吴先美,饶玉春,王跃星. 2019

[12]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v13(t)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定位. 杨杰,陈志德,范方军,朱金燕,杨金欢,仲维功. 2011

[13]水稻千粒重QTLqtgw1基因的精细定位. 林文春,余守武,阮关海,樊叶杨,谢建坤. 2014

[14]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1(t)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克隆. 杨杰,闫影,张丽霞,范方军. 2015

[15]水稻卷叶基因rI-11(t)的精细定位. 施勇烽,陈洁,刘文强,黄奇娜,沈波,HeiLeung,吴建利. 2008

[16]水稻粉质胚乳突变体 flo7的理化性质及基因定位. 方鹏飞,李三峰,焦桂爱,谢黎虹,胡培松,魏祥进,唐绍清. 2014

[17]水稻秃穗突变体nsp1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张栋,方云霞,潘江杰,鞠培娜,崔君,葛常伟,张晓勤,胡江,郭龙彪,董国军,薛大伟. 2016

[18]与SP1互作的水稻穗顶部退化基因qPAA3的精细定位. 张兴元,罗胜,王敏,丛楠,赵志超,程治军. 2015

[19]水稻白化转绿基因Gra3的精细定位及遗传分析. 蔡海亚,谢红卫,李飞,游艾青,费震江. 2016

[20]水稻抽穗期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郑康乐.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