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效应蛋白Rhs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震;王志林;陈启伟;吴锦艳;尚佑军;刘永生;杨世华;兰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效应蛋白Rhs;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22 年 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2020版) ; CSCD(2021-2022年度) ; 科技核心(2021版) ; 农林核心(2020版)

摘要: 为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Ⅵ型分泌系统(T6SS)分泌的效应蛋白Rhs对该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rhs1和rhs2基因缺失株CVCC541△rhs1和CVCC541△rhs2,同时构建了基因回补菌株C-△rhs1和C-△rhs2,并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测定了鼠伤寒沙门菌亲本株和缺失株的遗传稳定性、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缺失株经过多次传代后仍然具有稳定的遗传性;Rhs效应因子缺失对细菌的生长未造成明显影响.进一步利用各菌株感染Hela细胞,对菌株黏附力和侵袭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亲本株相比,缺失株CVCC541△rhs1和CVCC541△rhs2对Hela细胞的黏附力无明显影响,但侵袭力分别提高了4.9倍和3.4倍.利用各菌株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检测各株菌在RAW264.7细胞内的存活力,结果显示缺失株CVCC541△rhs1和CVCC541△rhs2在RAW264.7细胞内存活力分别提高了 7.8倍和5.9倍.将各菌经株腹腔注射感染小鼠,检测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亲本株的LD50为2.53×106 cfu/mL,缺失株CVCC541△rhs1、CVCC541△rhs2的LD50分别为1.31×107 cfu/mL和5.40×106 cfu/mL,LD50分别下降了 5.2倍和2.1倍.本研究首次证实效应蛋白Rhs会影响鼠伤寒沙门菌的侵袭力和细胞内的生存能力,同时也会降低细菌的毒力,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该结果为阐释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鼠伤寒沙门菌Ⅵ型分泌系统效应因子Rhs生物学特性. 董震,陈启伟,吴锦燕,尚佑军,兰喜,刘永生. 2022

[2]STM1863分子特征分析及其基因缺失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马忠梅,宁程程,郭蕴,李娜,季春晖,孟庆玲,乔军,张星星,才学鹏. 2023

[3]鼠伤寒沙门菌rts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信素华,王少辉,吴晓君,易正飞,周栋梁,丁铲,高崧,于圣青. 2019

[4]鹅源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于恩琪,马剑云,杨振,张笛,王鑫. 2013

[5]鹅源鼠伤寒沙门茵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于恩琪,马剑云,杨振,张笛,王鑫,龚建森,刘岳龙,秦爱建,金文杰. 2013

[6]鸽源鼠伤寒沙门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程旭,沈欣悦,刘梅,李建梅,姜逸,赵宝华,戴亚斌. 2016

[7]sRNA STnc440分子特征及对鼠伤寒沙门菌毒力的影响. 李静,宁程程,李娜,季春晖,张星星,才学鹏,乔军,孟庆玲,夏咸柱. 2021

[8]沙门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李师莹,魏晓锋,尹会方,连丽燕,蒋蔚,陈兆国,韩先干,宋小凯. 2022

[9]鼠伤寒沙门菌新型转录因子STM0859的基因克隆、分子特征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马忠梅,宁程程,郭蕴,季春晖,孟庆玲,乔军,张星星,才学鹏. 2021

[10]抑制USP7活性对鸡抗沙门菌感染的影响. 张娜,王菲,葛锡民,赵桂苹,文杰,李庆贺. 2022

[11]鼠伤寒沙门菌CVCC541 rhs基因内部元件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 王琬凝,董震,王志林,陈启伟,吴锦燕,尚佑军,刘永生,兰喜. 2022

[12]一点缀螟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云南德宏玉米田的为害调查. 太红坤,白树雄,韩永连,刘峙,张峰,王振营. 2018

[13]副溶血弧菌ompA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分析. 白雪瑞,王权,陈永军,万莹,凌娇,王亚磊,蒋蔚. 2018

[14]双组分系统rcsC基因影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相关生物学特性. 王栋,王少辉,张焕容,刘新,许漩,易正飞,田明星,丁铲,于圣青. 2019

[15]一株鸭源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范威峰,崔鹏飞,崔嘉琦,谷文丽,张元成,邢鑫,孔兴天,彭大新,邓国华,陈化兰. 2020

[16]节节麦在我国的分布及其研究概况. 于海燕,李香菊. 2018

[17]碳点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鹿茸研究中应用前景分析. 徐源,李春义,赵海平. 2020

[18]3株甘薯干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冬静,谢逸萍,孙厚俊,徐振,张成玲. 2018

[19]种植年限对紫花苜蓿生产力和品质的影响. 王伟,贾玉山,格根图,范文强,尹强. 2017

[20]我国异色瓢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赵天璇,袁明龙.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