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植物源性食品中化学性危害物质的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晓慧;李建洪;王洪萍;金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源性食品;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性危害物质;高通量

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

ISSN: 1004-4957

年卷期: 2023 年 10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2020版) ; ; CSCD(2023-2024年度) ; ; 科技核心(2023版)

摘要: 植物源性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物质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现阶段植物源性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物质具有品类多、残留量低、存在未知潜在风险等特点,检测难度较大.因此,开发植物源性食品中化学性危害物质的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通量高等优点,在植物源性食品化学性危害物质的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主要综述了色谱-质谱检测技术在植物源性食品化学性危害物质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包括植物源性食品中主要化学性危害物质的种类及检测概况、相关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发展趋势以及基于色谱-质谱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探讨了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源性食品中化学性危害物质筛查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脂质组学数据解析中的应用. 覃佐剑,谢亚,魏芳,陈洪. 2020

[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21种植物源性食品中茚虫威残留. 江泽军,石梦琪,刘广洋,李腾飞,李永飞,邵华,金芬,金茂俊,佘永新,王珊珊,郑鹭飞,王静. 2015

[3]玉米高通量自动考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宋鹏,张晗,王成,罗斌,路文超,侯佩臣. 2017

[4]育成期舍饲蓝狐结肠菌群多样性分析. 陈双双,司华哲,蔡熙姮,张如春,张新宇,史鸿鹏,李光玉,刘晗璐. 2019

[5]一种高通量提取桃DN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南南,牛良,崔国朝,潘磊,曾文芳,王志强,鲁振华. 2018

[6]低温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高通量测定小麦中镉含量. 陆美斌,王步军,罗云波. 2015

[7]TP—M13-SSR技术及其在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刘志斋,王天宇,黎裕. 2007

[8]油菜高通量根系构型定量分析与三维重建系统. 余常兵,陆星,廖星,廖红. 2016

[9]蛋白质芯片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祁光宇,黄银军,牟克斌,刘学荣,王宇,任维维,蒋韬. 2010

[10]液相芯片及其在粮油主要真菌毒素同步检测中的应用. 李鑫,李培武,张奇,张文,张兆威. 2012

[11]高通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技术及其在家畜中的应用. 狄冉,储明星. 2011

[12]基于单拷贝SNP标记的棉花杂交种纯度高通量检测技术. 匡猛,王延琴,周大云,马磊,方丹,徐双娇,杨伟华,魏守军,马峙英. 2016

[13]TP-M13-SSR技术及其在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刘志斋,王天宇,黎裕. 2007

[14]高通量半自动基因组DNA提取仪的开发与应用. 周悦,程溪柳,高英,孙莹璐,王欢,白江平,刘君. 2022

[15]机器学习在植物表型中的应用进展. 李阿蕾,戴志刚,陈基权,邓灿辉,唐蜻,程超华,许英,张小雨,粟建光,杨泽茂. 2023

[16]表面活性剂LAS在棉花高通量DNA提取中的应用. 陈丽婷,黄龙雨,黄义文,吴玉珍,周大云,艾先涛,彭军,吴立强,匡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