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脂肪酸调控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喜;王晔;耿梦涵;陈艳丽;袁佳辰;喻红霞;李佳宁;王照寒;王书成;王鹏;葛晓阳;李付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脂肪酸延伸;愈伤;胚性愈伤组织;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

期刊名称: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ISSN: 1674-7232

年卷期: 2022 年 52.0 卷 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2020版) ; CSCD(2021-2022年度) ; 科技核心(2021版)

摘要: 愈伤和胚性愈伤组织是植物再生过程中细胞发生命运转变的关键时期,棉花的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的状态直接决定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能力.本研究选取高分化材料ZM24的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以及难分化材料TM-1的愈伤组织和ZM24胚性愈伤组织同时期的TM-1愈伤组织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发现脂肪酸延伸通路中的基因KCS和KCR在TM-1和ZM24的愈伤组织、TM-1的ZM24胚性愈伤组织同时期的TM-1愈伤组织中均呈现较低的表达水平,而在ZM24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暗示KCS和KCR的表达水平调控愈伤转变成胚性愈伤的能力.测定ZM24和TM-1的20天愈伤组织中的脂肪酸含量,发现TM-1中脂肪酸总含量和各种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ZM24,可能暗示TM-1和ZM24愈伤细胞形态、愈伤增殖及分化能力差异是由脂肪酸含量差异引起的.过表达陆地棉Gh_KCS13基因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证实KCS13通过增加脂肪酸含量负调控愈伤起始和增殖.预测调控Gh_KCS13表达的体胚发生相关的转录因子,有助于解析棉花体胚发生调控通路.本研究明确了脂肪酸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调控作用,为通过调控脂肪酸优化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奠定基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不同红蓝配比的光质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魏喜,王倩华,葛晓阳,陈艳丽,丁颜朋,赵明哲,李付广. 2019

[2]水稻不同品种组培再生和转基因频率研究. 李素娟,樊秀霞,王华,邵健丰,赵辉,解芳,钱前,陶跃之. 2013

[3]低压静电场对采后马铃薯块茎愈伤效果的影响. 张婷婷,王凤玲,彭梦云,张欠欠,何兴兴,林琼,关文强. 2022

[4]FADS2基因在奶牛乳腺细胞中的过表达和干扰研究. 马小娅,庞春英,邓廷贤,段安琴,陆杏蓉,梁莎莎,梁贤威. 2019

[5]甘蓝型油菜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分析. 戴晓峰,卢长明,吴刚,武玉花,肖玲. 2007

[6]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累积模式研究. 李晓丹,曹应龙,胡亚平,肖玲,武玉花,吴刚,卢长明. 2009

[7]紫花苜蓿体细胞胚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强龙,王锁民,张金林,陈托兄,楼洁琼,陆妮. 2006

[8]大田棉花真叶叶柄组织培养特性研究. 张朝军,张朝军,王晔,王玉芬,李凤莲,李付广. 2011

[9]观赏凤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高频再生及超微结构研究. 张国芳,陆广欣,陈丽闽,毛碧增. 2011

[10]玉米再生相关基因ZmLEC1的序列变异及其与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关联分析. 李钊,张登峰,孙永华,吴迅,李永祥,石云素,宋燕春,杨德光,王天宇. 2013

[11]陆地棉中棉所24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刘传亮,马峙英,李付广,李凤莲,王玉芬,武芝霞,张朝军. 2004

[12]影响基因枪轰击转化棉花胚性愈伤的因素初探. 李付广,刘传亮,武芝霞,李凤莲,亓建飞. 2004

[13]不同种(品种)三叶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影响因素研究. 梁月香,方敏彦,梁慧敏,袁庆华,王小春. 2011

[14]转BterylAh/2mG2-epsps双价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研究. 郎志宏,张杰,陆伟,何康来,黄大昉. 2012

[15]基因枪法转化籼稻胚性愈伤组织获得可育的转基因植株. 许新萍,卫剑文,范云六,李宝健. 1999

[16]不同凝固剂及Picloram对安祖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增殖的影响. 储丽红,刘春,王钊,于翠,张鸽香. 2012

[17]露薇花离体培养及光质效应分析. 田甜,刘春,张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