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曾三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玉米杂交种;自交系选育;种质基础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1990 年 23 卷 04 期

页码: 1-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1978-1987年中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生产和1984-1988年全国大区区域试验的咨料的分析表明:我国玉米杂交种生产已完全进入单交种时代,国内系×国外系的杂交种面积增加较多,1987年已达到百万亩以上杂交种总面积的65.68%。玉米杂交种的亲本系利用更趋集中,1987年自330,黄早四和Mo17的面积已分别占百万亩以上杂交种总面积的11.43%、14.61%和28.29%,我国玉米种质基础更趋狭窄。我国玉米新自交系的主要来源是单交组合(42.3%),综合种或群体(13.4%),地方品种(12.6%)和回交(10.6%)。近几年由于育成了一批新系和新杂交种,产量育种水平有所提高。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我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与骨干亲本的形成. 黎裕,王天宇. 2010

[2]我国玉米杂交育种现状的评析. 彭泽斌,刘新芝. 1998

[3]我国不同年代主推玉米品种耐旱性的变化趋势. 孙琦,张世煌,李明顺,孟昭东,张发军,李文才,于彦丽. 2012

[4]美国当代玉米种质资源的历史演变Ⅰ·种族与品种. A.ForrestTroyer,姚杰. 2007

[5]我国鲜食葡萄育种的种质基础与种质创新. 刘崇怀,孔庆山,潘兴. 2002

[6]同工酶与玉米杂种产量优势预测的研究. 杨太兴,段章雄,郭乐群,刘新芝,思杨. 1995

[7]氮肥用量对两种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周培禄,任红,齐华,赵明,李从锋. 2016

[8]华北地区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改良进展. 谢振江,李明顺,李新海,张世煌. 2007

[9]水分和N胁迫下玉米杂交种的抗逆性及综合评价. 张卫星,赵致,朱德峰,柏光晓,付芳婧,曹绍书. 2005

[10]玉米杂交种氮效率基因型差异. 刘建安,米国华,陈范骏,张福锁. 2002

[11]华北地区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研究. 卢振宇,李明顺,李新海,李炳华,谢振江,张世煌. 2010

[12]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张宇星,杨致远,张丰屹,李一,赵鑫哲,唐娟,史磊,刘晶,赵海岩,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雍洪军,金峰. 2023

[13]氮肥用量对两种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周培禄,任红,齐华,赵明,李从锋. 2017

[14]一点缀螟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云南德宏玉米田的为害调查. 太红坤,白树雄,韩永连,刘峙,张峰,王振营. 2018

[15]河北夏播区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少昆,王克如,杨利华,董志强,杜树海,魏建伟,张万旭,谢瑞芝,侯鹏,明博. 2019

[16]玉米生长后期倒伏研究进展. 薛军,王克如,谢瑞芝,勾玲,张旺锋,明博,侯鹏,李少昆. 2018

[17]两种固氮芽孢杆菌菌剂在小麦-玉米轮作区大田试验效果评价. 李刚强,王楠,李永斌,李云龙,王克功,王睿,贺建元,刘德虎,张丽霞,王琦,陈三凤. 2020

[18]西北地膜高投入地区土壤与玉米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水平与健康风险评估. 郑顺安,倪润祥,宝哲,刘代丽,吴泽嬴,高尚宾. 2020

[19]玉米阳离子/质子逆向转运蛋白ZmNHX7的功能鉴定. 张凌霄,焦珍珍,卜华虎,王逸茹,李健,郑军. 2020

[20]利用研磨法测试玉米子粒耐破碎性的初步研究. 董朋飞,侯俊峰,王克如,谢瑞芝,明博,侯鹏,郭亚南,李潮海,李少昆.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