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水分胁迫下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玲;高阳;李新强;邱新强;申孝军;刘战东;UZOKWE Pauline Adaobi;段爱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种植年代;水分胁迫;干物质积累;转运率;籽粒产量

期刊名称: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3 年 21 卷 08 期

页码: 943-9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河南中部地区冬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及对水分亏缺响应的差异,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6个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采用测坑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品种在不同水分胁迫(CK:充分供水田间持水量的75%~85%;MD:轻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60%~70%;SD:重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45%~55%)下干物质生产与积累转运特性的演进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改良协调了干物质在各生育阶段的分配,使花前和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对籽粒的贡献更加平衡。在品种更替过程中,株高和穗下节降低,千粒重、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增加,干物质积累总量无显著差异,千粒重和收获指数的提高对产量增加起重要作用。在CK、MD和SD处理下,20世纪90年代和2002年品种比20世纪50年代品种平均株高降低35.2%、36.2%和38.2%,平均千粒重比增加31.7%、17.4%和56.3%,平均籽粒产量增加40.4%、43.0%和52.4%;20世纪90年代和2002年品种的收获指数比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品种增加31.4%、22.3%和24.6%。CK处理早期品种干物质积累在抽穗至开花阶段超过现代品种。MD和SD处理的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品种花前干物质转运能力高,茎秆干物质输出率增加,花后贮藏物质积累降幅小,干物质贮藏转运分配比例适宜,对籽粒贡献率高,是水分胁迫条件下现代品种高产的基础。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植物多糖类复合制剂对大豆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的影响. 白文波,宋吉青,国金义,刘星海,李际会. 2012

[2]不同水分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群体发育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张素瑜,王和洲,杨明达,贺德先. 2016

[3]水分胁迫对亚麻苗期生理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邓欣,陈信波,龙松华,邱财生,郭媛,郝冬梅,王玉富. 2015

[4]微喷带灌溉下带长对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王冰心,于振文,石玉,赵俊晔,王玉秋. 2018

[5]调亏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其关系的调控效应. 刘小飞,费良军,段爱旺,刘祖贵,孟兆江. 2019

[6]灌水量和时期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黄玲,高阳,邱新强,李新强,申孝军,孙景生,巩文军,段爱旺※. 2013

[7]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和转移的影响. 黄玲,高阳,李新强,邱新强,巩文军,申孝军,段爱旺. 2012

[8]刈割对冬小麦再生积温需求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田莉华,张清平,蒋海亮,刘渊博,沈禹颖. 2012

[9]耕作方式与灌水次数对砂姜黑土冬小麦水分利用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王永华,刘焕,辛明华,黄源,王壮壮,王金凤,段剑钊,冯伟,康国章,郭天财. 2019

[10]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冬小麦旗叶衰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黄明,吴金芝,李友军,姚宇卿,张灿军,蔡典雄,金轲. 2009

[11]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蜡质含量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黄玲,高阳,李新强,邱新强,申孝军,巩文军,段爱旺. 2013

[12]氮磷钾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丰明,马少康. 2011

[13]灌水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需水特性的影响. 黄玲1,2,陈敬军3,高阳1,李新强1,段爱旺1. 2014

[14]活性制剂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星海,白文波,宋吉青. 2011

[15]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易立攀,于振文,张永丽,王东,石玉,赵俊晔. 2013

[16]肥沙混施对盐碱地冬小麦耗水特性与生长的影响. 李晓爽,党红凯,宋妮,申孝军,高阳,孙景生. 2020

[17]秸秆颗粒还田对土壤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莉,王婧,逄焕成,张珺穜,郭建军,董国豪,丛萍. 2017

[18]刈割后施氮对冬小麦再生植株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王丹丹,王玉平,沈禹颖,冯成庸. 2015

[19]北部冬麦区主栽品种光合产物贮运特性研究. 杨舒蓉,付路平,费帅鹏,李思敏,陈新民,夏先春,肖永贵,孟亚雄. 2021

[20]和田地区超高产冬小麦生育规律研究. 章建新,王中奇,赵明,崔可夫.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