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普通小麦4个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子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牟丽明;田秀苓;刘丹;董亚超;何中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矮秆基因;育种亲本;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22 年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2020版) ; CSCD(2021-2022年度) ; 科技核心(2021版) ; 农林核心(2020版)

摘要: 为明确现有小麦品种中主要矮秆基因Rht1、Rht2、Rht8和Rht24的分布及其组合类型,选用国内外312份小麦品种(系),利用上述矮秆基因的功能标记或紧密连锁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矮秆基因Rht1、Rht2、Rht8和Rht24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8.9%、77.6%、50.0%和91.3%。在2个矮秆基因组合中,Rht2+Rht24的分布频率最高,为73.4%;在3个矮秆基因的组合中,Rht2+Rht8+Rht24分布频率最高,为33.7%。国外品种中Rht8的分布频率最高,为55.8%,其次是Rht24,为48.8%。国内不同麦区矮秆基因的分布频率不同,Rht1在北部冬麦区的分布频率为55.0%,在黄淮麦区为8.7%;Rht2在黄淮麦区的分布频率为91.7%,在北部冬麦区为37.5%。研究发现,Rht1、Rht2的降秆作用强于Rht8和Rht24;矮秆基因组合Rht2+Rht24、Rht8+Rht24、Rht2+Rht8+Rht24不仅分布频率较高而且降秆作用也较大。上述结果为更好地了解现有骨干亲本中矮秆基因背景提供了参考,也为育种中的杂交组合配制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用微卫星标记鉴定中国小麦品种中及Rht8矮秆基因的分布. 周阳,何中虎,张改生,夏兰琴,陈新民,张立平,陈锋. 2003

[2]用STS标记检测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 杨松杰,张晓科,何中虎,夏先春,周阳. 2006

[3]用微卫星标记鉴定中国小麦品种中Rht8矮秆基因的分布. 周阳,何中虎,张改生,夏兰琴,陈新民,张立平,陈锋. 2003

[4]利用STS标记检测CIMMYT小麦品种(系)中Lr34/Yr18、Rht-B1b和Rht-D1b基因的分布. 梁丹,杨芳萍,何中虎,姚大年,夏先春. 2009

[5]30余年来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产量改良遗传进展. 周阳,何中虎,陈新民,王德森,张勇,张改生. 2007

[6]赤霉素敏感性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胚芽鞘长度和株高的效应. 唐娜,姜莹,何蓓如,胡银岗. 2009

[7]株高、粒重及抗病相关基因在不同国家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韩利明,杨芳萍,夏先春,阎俊,张勇,曲延英,王忠伟,何中虎. 2011

[8]小麦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研究——Ⅰ.矮源类型分析. 程治军,严育瑞. 1995

[9]直接导入农林10号矮秆基因于八倍体小黑麦的研究. 程治军. 1996

[10]矮秆基因对小麦部分农艺性状的效应. 唐娜,逯芳芳,何蓓如,胡银岗. 2010

[11]应用RFLP技术标记申香粳4号矮秆基因的等位性. 李军,朱旭东,余立云,钱前,顾德法. 2000

[12]四川小麦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子鉴定. 袁中伟,欧俊梅,任勇,杜小英,陶军,李生荣,刘登才. 2015

[13]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检测及分布规律. 杨芳萍,郭莹,田媛媛,曹世勤,刘金栋,张雪婷,鲁清林,张文涛,王世红,虎梦霞,王雅美. 2023

[14]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 何中虎,晏月明,庄巧生,张艳,夏先春,张勇,王德森,夏兰芹,胡英考,蔡民华,陈新民,阎俊,周阳. 2006

[15]春化、光周期和矮秆基因在不同国家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及其效应. 夏先春,张勇,张晓科,刘建军,唐建卫,杨学明,张俊儒,刘茜,李式昭,何中虎. 2012

[16]新疆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相关品质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芦静,何中虎,夏先春,吴新元,李冬,曹俊梅. 2009

[17]北方冬麦区新育成优质小麦品种面条品质相关性状分析. 孔欣欣,张艳,赵德辉,夏先春,王春平,何中虎. 2016

[18]小麦芒长抑制基因B1近等基因系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杜斌,崔法,王洪刚,李兴锋. 2010

[19]用STS标记检测春化基因Vrn-A1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 张晓科,夏先春,何中虎,周阳. 2006

[20]基于173份小麦评价糯蛋白亚基基因(Wx)的分子标记和构建其多重PCR体系. 张晶,张晓科,梁强,任万杰,张钰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