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植物磷营养与非生物胁迫的互作机理及其在农业上的潜在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昂叶菲;郭悦;陈慧颖;刘若仪;朱秋晴;王龙;朱毅勇;易可可;曾后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磷营养平衡;非生物胁迫;养分吸收;胁迫抗性;多重胁迫;信号途径

期刊名称: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3 年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2020版) ; ; CSCD(2023-2024年度) ; ; 科技核心(2023版) ; ; 农林核心(2020版)

摘要: 环境胁迫、土壤磷素有效性及植物磷营养平衡之间具有互作效应。植物健康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胁迫的抗性离不开磷营养的稳态平衡。干旱、盐、低温、高温、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不仅影响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而且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转运与利用。增加磷素的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非生物胁迫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磷响应基因的表达。通过遗传途径改变磷信号调控因子或磷酸盐转运蛋白等的表达可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本文综述了植物磷营养与干旱、盐、低温、高温和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制。今后亟待从以下几方面加深研究:植物磷营养与非生物胁迫之间错综复杂的互作关系中涉及到哪些信号分子和通路;不同非生物胁迫与磷营养互作在植物体内存在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如果从更广义的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角度来看,其又具有何意义;如何通过转基因、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利用或调整非生物胁迫与磷营养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同时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和磷素利用效率;土壤微生物在磷营养与非生物胁迫互作中又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磷营养信号与非生物胁迫反应之间互作的分子机制,并有助于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稻纹枯病菌(Rhzoctoniasolani)对井岗霉素胁迫抗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谢海呈,曾令祥,周维佳,冯明光. 1995

[2]非生物胁迫诱导的GmMYB克隆与表达分析. 孙霞,刘晋跃,袁晓辉,潘相文,杜维广,任海祥,邱丽娟,刘宝辉. 2011

[3]耐辐射异常球菌全局调控蛋白IrrE的研究进展. 陈震,周正富,张维,陈明,宋渊,林敏. 2013

[4]Cry毒素毒杀昆虫中肠细胞的机制:穿孔细胞膜还是启动细胞死亡信号途径?. 李国清. 2010

[5]植物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抗病相关功能的研究进展. 王磊,高晓清,朱苓华,周永力,黎志康. 2011

[6]SGT1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王凯,张增艳. 2008

[7]内生真菌与寄主互惠共生的分子机制. 田沛,南志标. 2017

[8]辣椒CaJERF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研究. 张秋平,谢丙炎,杨宇红,刘志敏. 2006

[9]小麦SGT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王凯,张增艳,黄璜,辛志勇. 2007

[10]玉米内生芽胞杆菌的抗菌活性物质及其拮抗玉米大斑病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候美玲,辛媛媛,郝志敏,曹志艳,申珅,张韶茹,董金皋. 2012

[11]油菜BnERF56基因通过乙烯和水杨酸信号途径调控对多种腐生真菌的抗性. 汪承刚,黄军艳,董彩华,刘胜毅. 2010

[12]鸡抗病毒免疫相关的TLR信号途径研究进展. 李海超,韩凌霞. 2013

[13]动物机体热休克应答相关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 刘吉茹,张勇,顾宪红. 2013

[14]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 温小杰,张学勇,郝晨阳,蒲文,刘旭. 2010

[15]土壤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芦伟龙,董建新,宋文静,柳开楼,张启明,张海伟,苏鹏飞,张俊清,梁洪波. 2019

[16]泸州烤烟养分管理的关键技术参数研究. 李君,张云贵,谢强,刘青丽,李志宏,李健铭,张永辉,夏建华,郭仕平. 2020

[17]施肥对油菜菌核病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肖荣英,戴志刚,连子文,刘梦真,董志超,李银水. 2019

[18]一种叶面铁肥在柑桔上应用的效果初步评价. 余倩倩,李文涛,董朝菊,金忠泽,杨江波,张绩,邓烈,何绍兰,易时来. 2018

[19]根区穴施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卫民,张保全,程昌合,彭东,顾俊杰,郭祥,姜芳,陈国权,赵安民,申国明,高林. 2018

[20]不同氮素形态、pH对茶树元素吸收及有机酸含量影响. 汤丹丹,刘美雅,张群峰,石元值,马立锋,阮建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