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外源菌群及与植物联合修复华北中度石油污染土壤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婧;蔡典雄;蒋广勇;任会战;吴会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华北地区;外源石油降解菌群;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中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

期刊名称: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2020版) ; ; CSCD(2023-2024年度) ; ; 科技核心(2023版) ; ; 农林核心(2020版)

摘要: 为探讨不同微生物菌群对华北地区中度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分别进行优势外源石油降解菌群的筛选和优势菌群与植物联合修复试验。结果显示:4种外源石油降解菌群中,PDC-3菌群对中度石油污染土壤总石油烃(TPH,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去除率为84.07%,在各菌群中效果最优;该优势菌群与植物联合修复中度石油污染土壤比单独使用优势菌群修复可获得更好的效果,优势菌群与黑麦草联用及优势菌群与紫花苜蓿联用120 d TPH的去除率分别为91.58%和89.30%,修复后土壤中TPH含量均小于500 mg/kg;同时优势菌群与黑麦草联合修复在90 d即可去除89.32%的土壤TPH,相比选用紫花苜蓿可有效缩短修复周期;优势菌群对土壤TPH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其贡献率远高于土著微生物菌群或植物的贡献率;植物对土壤TPH去除的贡献率为4.09%~6.48%,且其作用主要发生在修复过程的中后期;优势菌群单独使用或与植物联合修复中度石油污染土壤120 d均可有效去除C10~C12及C22~C40石油烃组分,去除率为85.14%~100.00%;然而,C13~C21石油烃组分含量表现出阶段性的积累效应;除对土壤石油烃的去除作用外,使用优势菌群进行生物修复存在一定的调节土壤pH、增加土壤肥力,且有利于恢复修复后的土壤功能。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石灰对铅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价. 王艳红,唐明灯,李盟军,艾绍英. 2015

[2]基于NDVI时序数据的华北地区耕地物候参数时空变化特征. 查燕,宋茜,卫炜,陈仲新,杨鹏. 2017

[3]应用RZWQM模型模拟华北玉米土壤剖面水氮迁移及淋溶特征. 薛长亮,张克强,张国印,杨德光,宋帅,王风. 2014

[4]RZWQM模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氮素运移及损失特征. 薛长亮,张克强,杨德光,张国印,王国平,王风. 2015

[5]华北典型农区棉田土壤中地膜残留特点研究. 马辉,梅旭荣,严昌荣,何文清,李康. 2008

[6]我国华北地区粳稻品种抽穗期遗传分析. 魏祥进,江玲,徐俊锋,陆广文,王洪俊,王智权,翟虎渠,万建民. 2009

[7]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谢振江,李明顺,李新海,张世煌,张宝石. 2007

[8]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王春乙,张玉静,张继权. 2016

[9]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应注意什么. 朱立志. 2013

[10]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影响. 李昕升,王思明. 2014

[11]西方育种技术引入与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 王志军,惠富平. 2006

[12]我国华北地区棉花生产耕种管机械化技术探讨. 平英华,彭卓敏,陈明江. 2014

[13]气候变化情景下华北地区干热风的时空分布特征. 刘玲,刘建栋,邬定荣,许吟隆,姜朝阳. 2012

[14]华北地区六种熊蜂的地理分布及生态习性. 彭文君,黄家兴,吴杰,安建东. 2009

[15]中农系列黄瓜品种. 闫书鹏. 2008

[16]近48a华北区太阳辐射量时空格局的变化特征. 杨建莹,刘勤,严昌荣,梅旭荣. 2011

[17]小麦不同前茬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及其作用. 陈子英,姚瑞麟,关妙姬,吳覌以,王湧清,吳瑞武. 1964

[18]华北地区农村户用沼气池成本效益分析. 刘红梅,黄永春,张贵龙,赖欣,杨殿林. 2011

[19]华北地区户用沼气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红梅,修伟明,杨殿林,朱能敏. 2008

[20]中农27号黄瓜. 闫书鹏.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