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科院2.0

添加玉米秸秆对旱作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碧胜;于维水;武雪萍;高丽丽;李景;李生平;宋霄君;刘彩彩;李倩;梁国鹏;蔡典雄;张继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添加秸秆;旱作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9 期

页码: 1553-1563

摘要: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对不同耕作处理下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旨在探究长期传统耕作土壤添加秸秆后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变化规律,并确定添加秸秆提高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原因,为旱地农田固碳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大田长期试验地的传统耕作和免耕小区土样进行室内培养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传统耕作土壤不加秸秆(CT)、免耕土壤不加秸秆(NT)、传统耕作土壤加秸秆(CTS)和免耕土壤加秸秆(NTS),15次重复;秸秆为传统耕作玉米植株地上部分,用量为5%烘干土质量,在25℃恒温培养箱中通气培养180 d,定期取样进行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含量的测定.[结果](1)不加秸秆处理团聚体以250-53μm为主,占全部团聚体的52%-66%;添加秸秆处理以2 000-250μm团聚体为主,占全部团聚体的41%-50%,CTS较CT提高230%-302%,NTS较NT提高92%-134%.(2)添加秸秆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以及>0.25 mm团聚体百分比(R0.25)显著提高,培养到180 d时,CTS较CT分别提高133%、130%和235%,NTS较NT分别提高53%、75%和87%.(3)培养至180 d时,CTS较CT分别提高250-53μm和<53μm团聚体有机碳70%和54%;NTS较NT分别提高250-53μm和<53μm团聚体有机碳30%和25%.(4)添加秸秆显著提高2 000-250μm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CTS和NTS分别为49%-61%和50%-60%,且受团聚体组成影响较大.[结论]添加秸秆能够有效提高旱作土壤大团聚体(>250μm)形成并增强其稳定性,提高大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且对传统耕作处理土壤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分类号: S152`S153.6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措施下添加秸秆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王碧胜,于维水,武雪萍,高丽丽,李景,宋霄君,李生平,卢晋晶,郑凤君,蔡典雄. 2021

[2]不同耕作措施下添加秸秆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王碧胜,于维水,武雪萍,高丽丽,李景,宋霄君,李生平,卢晋晶,郑凤君,蔡典雄. 2021

[3]长期施肥下三种旱作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矿化势比较研究. 息伟峰,徐新朋,赵士诚,魏丹,周宝库,黄绍敏,余喜初,仇少君,何萍,周卫. 2021

[4]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进展. 沈晓琳,王丽丽,汪洋,王明亮,杨殿林,赵建宁,李刚,轩清霞,王亮. 2020

[5]保护性耕作对丘陵区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唐晓红,魏朝富,吕家恪,罗友进,谢德体,潘根兴,曾希柏. 2009

[6]长期施肥对灌漠土团聚体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曾希柏,柴彦君,俄胜哲,车宗贤,黄涛,王亚男,苏世鸣,白玲玉. 2014

[7]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郑凯,刘志平. 2015

[8]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周恒,时永杰,胡宇,陈璐,路远,田福平. 2017

[9]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分布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郑凯,刘志平. 2015

[10]长期免耕和深松提高了土壤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及全氮含量.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王碧胜,姚宇卿,吕军杰. 2021

[11]绿肥根茬还田和化肥用量对土壤团聚性及碳氮分布的影响. 刘小粉,王清涛,白双宇,卢彦琦,刘春增,曹卫东. 2021

[12]紫云英配施不同用量化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春增,刘小粉,李本银,王守刚,吕玉虎,潘兹亮,曹卫东. 2013

[13]不同施肥制度下我国东部典型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碳的组分特征. 于维水,李桂花,王碧胜,武红亮,赵雅雯,孟繁华,卢昌艾. 2015

[14]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4种典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 于维水,王碧胜,王士超,孟繁华,卢昌艾. 2018

[15]长期施肥下黑土不同团聚体氮组分的植物有效性差异. 杨洪波,申艳,徐明岗,史天昊,段英华. 2018

[16]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团聚体特性及不同组分钾素分配的影响. 柳开楼,黄晶,张会民,李冬初,韩天富,蔡泽江,王伯仁,黄庆海. 2018

[17]锰基改性生物炭对弱碱性Cd污染土壤团聚体结构以及Cd含量特征的影响. 孙彤,付宇童,李可,徐应明,孙约兵. 2020

[18]长期不同施肥下黑土和红壤团聚体氮库分布特征. 刘震,徐明岗,段英华,张丽娟,张毅功. 2013

[19]土地利用方式对红枫湖入湖流域土壤团聚体磷含量及其形态的影响. 杨华,龙健,李兆君,廖红凯,刘灵飞. 2013

[20]施用生物质炭和猪场沼液对潮土团聚体及氮素形态影响研究. 杜臻杰,樊向阳,吴海卿,李中阳,赵志娟,齐学斌,乔冬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